哪来的底气?遭印度公司强购,为何印度就不怕外资撤离?

2024-07-02 12:54:55 财经资讯 facai888

近年来,印度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凭借其庞大的市场和潜在的消费能力,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的目光。

然而,印度的投资环境却时常被外界质疑。在去年,小米公司就在印度被重罚,不得不交出数十亿美元的罚金,这让小米在印度多年的经营化为泡沫。

近期,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vivo在印度遭遇的事件,再次将印度的投资环境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

据报道,印度当局强制要求vivo出售其在印度子公司中所持有的51%的股权给印度塔塔集团,否则将面临被强制关闭工厂的风险。很快,vivo公司就与塔塔达成了协议,将公司的控股权让出。

现在的vivo印度公司,已经是姓印而不是姓中了。

要了解这一事件的背后原因,我们首先需要回顾印度近年来的经济发展策略。印度政府一直在努力推动本土制造业的发展,以减少对外国产品的依赖,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种“印度制造”的战略,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相似,旨在通过提升本土产业的竞争力,来促进经济增长。

然而,在实现这一战略的过程中,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对外国企业的限制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提高进口关税、加强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审查以及通过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入。

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本土产业,但也引起了外国投资者的不满。

以vivo为例,该公司在印度市场的发展一直十分顺利,凭借其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此次被强制要求出售股权的事件无疑给vivo带来了巨大的打击。这不仅损害了vivo的商业利益,也可能影响其在印度市场的长期发展。

那么,为何印度政府敢于采取如此强硬的措施呢?他们到底是哪来的底气,就不怕这些科技企业撤资吗?其实,这背后有多重因素在起作用。

印度政府可能认为,通过强制收购外国企业的股权,可以更快地推动本土企业的发展。在印度政府看来,外国企业,尤其是中国企业在印度市场的成功,对本土企业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因此,通过收购股权的方式,印度政府希望能够将部分利润和控制权,转移到本土企业手中,从而增强本土企业的实力。

其次,印度政府可能也考虑到了国内外的政治和经济压力。在中印关系复杂的背景下,印度政府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展示其对中国企业的强硬态度。

同时,通过加强对外国企业的监管和控制,印度政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对于外国资本控制的担忧。

然而,这种做法是否真的有利于印度的长期发展呢?

从长远来看,一个稳定、公平和透明的投资环境对于吸引外国投资至关重要。如果印度政府继续采取对外国企业的限制和打压措施,很可能会损害其国际形象,降低外国投资者的信心,并最终影响到印度的经济发展。

他们这样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疑于杀鸡取卵。但是因为这些入驻的企业,已经在印度国内有了巨大的投资,如果真的撤资,对自己也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所以小米只得认罚,现在的vivo也无奈交出了控股权。

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哪来的底气?遭印度公司强购,为何印度就不怕外资撤离?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如果印度政府过于强调保护主义政策,很可能会引发其他国家的反制措施,从而损害印度的国际利益。

综上所述,虽然印度政府强制收购vivo股权的做法,可能在短期内为其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满足感,但从长期来看,这种做法并不利于印度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形象。为了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并促进本土产业的健康发展,印度政府需要更加审慎地平衡保护主义与开放政策之间的关系。

关于此事,大家是怎么看呢?你认为我国的高科技企业,还应该去印度投资吗?

搜索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